從宜蘭到世界,顛覆助聽器市場的傳奇

在台灣宜蘭這片富饒的土地上,一對滿懷熱忱的兄弟,吳志賢與吳少暉,悄然改寫了助聽器產業的歷史。他們憑藉破壞式創新,成功推出國產助聽器品牌「耳寶 Mimitakara」,以僅為國際大廠1/10的價格,進一步顛覆了長期被五大品牌壟斷的市場。
創辦人

初衷與啟念:為何創建國產助聽器?

助聽器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市場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發布的《世界聽力報告》,2021年全球聽損者超過15億人,其中每三位65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一人聽損。然而,助聽器的高昂價格卻讓許多人望而卻步。台灣長照組織的調查顯示,約有220萬位65歲以上長者因未使用助聽器而深陷「溝通不便」的困境。

對吳志賢而言,這並非一組冰冷的數據。他親眼目睹自己先天聽損表妹的辛苦,也因為自身高頻聽損的經歷,對這個市場有了深刻的認知與同理心。這份親情與經歷,讓他逐漸萌生「改變助聽器市場」的念頭。

活動照片

創業之路:從代工到創品牌

吳志賢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。2004年,因緣際會下,他被日商看中,開啟助聽器代工的旅程。然而,代工期間,他接到最多的客訴是「電池裝反導致助聽器損壞」。這讓他開始思考:「為什麼不能改用充電式設計?」

於是,在2007年,他成功研發全球第一台充電式助聽器,並獲得八國專利及台灣國家發明創作獎。這一創舉不僅奠定了元健的技術基礎,也讓他從代工(OEM)轉型為原始設計製造(ODM)的重要玩家。

破壞式創新:解決市場兩大痛點

深入了解市場後,吳志賢發現價格與外觀是助聽器普及的兩大障礙。助聽器價格動輒數萬至數十萬元,甚至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配戴的助聽器,一對售價高達1萬美元(約30萬新台幣)。 此外,傳統助聽器的外觀設計容易讓配戴者感到尷尬,甚至被標籤化。針對這些痛點,元健推出了外觀酷似AirPods的助聽器,既美觀又實用,減少了使用者的心理障礙。

「耳寶」的誕生與市場突破

2010年,元健在新北市新店開設了第一家門市,正式推出「耳寶 Mimitakara」。這是台灣唯一符合醫療規範的國產助聽器品牌。耳寶不僅以充電式技術打開市場,還推出全球第一台藍牙助聽器,具備串流功能,讓配戴者能同時聽音樂、接電話。這種整合3C功能的設計,迅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。 日月光中壢廠副總陳光雄表示:「元健將助聽器當成3C產品來設計,並將3C的優點全部融入其中。」例如,運動型助聽器結合美觀與耐用,深受長者喜愛。連日本知名廠商也指名元健代工。

助聽器產品

從產品創新到數位化革命

2017年,吳志賢邀請弟弟吳少暉回國,擔任元健大和的董事長,並帶領公司進一步數位化。元健結合物聯網與手機App,推出「雲端助聽器」服務,使用者可透過App完成聽力檢測,並在雲端聽力師的協助下進行調整。這種模式不僅省去往返門市的麻煩,還大幅降低了成本,並將這些成本回饋給消費者。 吳少暉更進一步推出三大創新服務模式

不滿意可退
試用不滿意可退
試用14天,不滿意可退貨
租賃服務
租賃服務
最低每天 9 元即可租賃助聽器
遺失保險
遺失保險
助聽器遺失或損毀可獲理賠
擴展國際版圖
隨著產品線的多元化與服務的提升,元健逐步將觸角延伸至國際市場。在泰國曼谷、美國加州、日本名古屋和印度清奈等地設立聽力中心,未來一年還計劃大幅增加據點。 今年,竹科宜蘭園區的新企業總部即將落成,集臨床研發、生產、大數據收集與雲端服務於一體,目標是年產百萬台助聽器。同時,元健也計劃擴大與家樂福、大樹、杏一等連鎖藥局的合作,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便捷地選配助聽器。
國際業務總部
國際分部
國際合作
從宜蘭走向世界
元健的成功,正是因為抓住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,用創新解決痛點,並通過數位化與直銷模式降低成本。這群宜蘭子弟以破壞式創新開啟助聽器產業的新紀元,並朝著「東南亞No.1聽力醫療推廣暨助聽器製造中心」的目標大步邁進。他們的故事不僅是一場市場革命,更是一部台灣品牌的崛起傳奇。
從宜蘭走向世界